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烏海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精神,進一步整合醫療衛生資源,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水平,切實方便群眾就醫,成立由烏達區人民醫院牽頭的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以下簡稱醫療集團),實現醫療集團內三醫聯動、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急慢病分治的工作目標,特制定《烏達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試行)》,現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制定依據
按照《關于開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國衛醫政函〔2023〕27號)、國務院《加強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印發烏海市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烏衛發〔2023〕109號)等文件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二、主要內容
《烏達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試行)》正文內容共5個方面,提出17條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明確醫療集團總院及各成員單位在集團建設工作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及工作目標。
二是明確醫療集團組織架構。成立由區政府分管領導任主任的“烏達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管理委員會”,作為醫療集團建設的決策、管理、監督機構。成立集團專職機構—醫療集團總院,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總院下設綜合管理辦公室、業務發展中心、公共衛生管理中心、內控考核中心、財務管理中心、綜合保障管理中心,根據具體職責開展相關工作。
三是明確組建方式、管理模式。一是以烏達區人民醫院為牽頭單位,將區域內所有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納入統一管理,構建起協同合作、分工明確的醫療服務體系。二是明確管理模式,成立領導小組建立相應機制,醫療集團內實行人員、財務、藥品、耗材設備、信息一體化及績效考核統一管理模式。三是落實醫療機構分工協作機制,實施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機制,推行急慢分治,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推廣中醫藥管理,做實牽頭醫院精準幫扶,慢病分類診療管理,進一步完善心電互通信息中心建設,暢通藥械管理使用機制。
四是明確實施步驟。在準備階段(2024年5月),成立烏達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總院,明確分工,制定規章制度;在機制建立階段(2024年6月),建立集團總院章程和各項規章制度,為后期工作開展提供保障;在試運行階段(2024年7月-12月),全面開展醫療集團建設實施工作,根據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工作機制,完善制度建設;在持續改進階段,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優化工作流程和決策機制,提高社會滿意度。
五是明確醫療集團在建設中的保障措施。不斷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職責;建立監管機制與考核管理;積極宣傳推廣,努力贏得廣大居民和社會各界對醫療集團工作的理解與支持。
名詞解釋:
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指在城市地區,以一家綜合實力較強的醫療機構為牽頭單位,聯合區域內的其他公立醫療衛生機構,通過統一的管理和協作機制,形成協同合作、分工明確的醫療服務體系。這種醫療集團旨在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水平,實現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方便群眾就醫。
分級診療:指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及治療的難易程度進行分級,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承擔不同疾病的治療,逐步實現從全科到專科、從初級到高級的醫療服務過程。分級診療有助于合理利用醫療資源,緩解大醫院看病難的問題。
雙向轉診:指患者在不同級別、不同類別醫療機構之間有序流動的過程。通常包括從下級醫療機構向上級醫療機構轉診(上轉)和從上級醫療機構向下級醫療機構轉診(下轉)。雙向轉診有助于實現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急慢病分治:指根據疾病的性質(急性或慢性)進行分類治療。急性疾病通常需要在短時間內得到緊急處理,而慢性疾病則需要長期管理和治療。急慢病分治有助于提高醫療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指家庭醫生與居民建立穩定的服務關系,為居民提供全面、連續、綜合的健康管理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有助于增強居民的健康意識和健康素養,提高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滿意度。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政務微信
移動門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