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11150304011561380L/2024-00160 | 主題分類 | |
---|---|---|---|
發文機構 | 文 號 | ||
成文日期 | 2024-05-17 | 公文時效 |
烏達區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烏達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
工作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
烏蘭淖爾鎮、各街道辦事處,政府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駐區各單位:
現將《烏達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2024年5月17日
烏達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工作
實施方案(試行)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烏海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精神,按照《關于印發烏海市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烏衛發〔2023〕109號)文件要求,整合轄區醫療衛生資源,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水平,切實方便群眾就醫,成立由烏達區人民醫院牽頭的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以下簡稱醫療集團),實現醫療集團內三醫聯動、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急慢病分治的工作目標,現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國家、自治區、烏海市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按照國務院《加強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探索構建以緊密型集團總院為基礎的新型醫療服務體系,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居民健康“守門人”能力,建設好“百姓家門口的醫院”,推動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逐步實現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的目標。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公益,創新機制。堅持政府辦醫主體責任不變,切實維護和保障基本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性。堅持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創新機制,實施六統一管理,推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逐步建立完善醫療機構間分工協作機制。
2.資源下沉,提升能力。充分利用區人民醫院醫療優質資源集中的優勢,通過技術指導、人才培養等手段,發揮對基層的技術輻射和帶動作用。鼓勵醫療集團內統一管理模式,推進區域醫療資源共享,發揮科技引領與支撐作用,提高醫療服務體系整體能力。
3.落實功能,統籌發展。落實醫療集團內各級醫療機構功能定位,注重責權一致,統籌兼顧集團內實現雙贏。醫療集團成員之間的隸屬關系與投入渠道保持不變,明確各單位權利與義務,并賦予區人民醫院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管理職能,在此基礎上開展縱向合作。
4.循序漸進,積極穩妥。主要以醫保支付方式為紐帶,以章程為規范,以管理為手段,以技術、人員、流程、信息方面的業務整合為切入點,以點促面、先易后難,由淺入深,平穩啟動,逐步向更加緊密的運作模式推進。
5.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逐步實現醫療質量同質化管理,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居民健康“守門人”能力,推進慢性病預防、治療、管理相結合,促進醫療集團建設與預防、保健相銜接,方便群眾就近就醫,減輕疾病負擔,防止因病致貧返貧,增強群眾就醫獲得感。
(三)工作目標
以烏達區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的各成員單位共同負責,為轄區內居民提供疾病預防、診斷、治療、營養、康復、護理、健康管理等一體化、連續性醫療衛生服務。建立公立醫院和基層衛生服務分級協作、組團運作的醫療服務新格局,推動全區內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機制的建立,使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服務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024年年底,醫療集團建設工作穩步推進、管理構架基本形成、配套政策基本完善。努力實現人員、財務、藥品、耗材設備、信息一體化和績效考核機制統一集中管理,做到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醫療資源共享。在業務方面實現醫療服務一體化管理、全科??朴行搫印⒂行螂p向轉診、醫防有機協同。
2025年,烏達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實現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急慢分治目標。形成覆蓋全區域、功能互補、連續協同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合理確定內部薪酬水平,優化薪酬結構,逐步提高醫療收入中技術勞務性收入的比重。管理體制更加科學,運行機制更加完善,服務模式更加優化,醫防融合更加協同,醫療資源供需更加均衡,就醫格局更加合理,分級診療制度更加完善。
二、組織管理
(一)成立政府主導的烏達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管理委員會
為順利推進我區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滿足群眾就醫需求,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經區政府研究決定成立烏達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管理委員會。負責研究制定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發展戰略、發展規劃、相關政策、措施,制定財政投入扶持政策、探索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協調落實各部門工作責任,定期協商并提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工作改進措施及建議,督查落實領導小組會議決定事項;統籌醫療集團規劃建設、投入保障、重大投資建設、大型醫用設備配置等重大發展權,賦予集團總院運營管理、人員招聘、職稱評聘、績效分配等自主權,并監督各級醫院實現公益性目標。
(二)成立烏達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總院
為全面推進我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工作,提升我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管理效率,系統重塑目標明確、權責清晰、分工協作的新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方便、經濟的整合性醫療衛生服務,現在區人民醫院下面加掛烏達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總院(以下簡稱集團總院)牌子,并成立集團總院專職機構,由專人負責推進集團總院建設。在保持現有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事業單位性質和公益屬性不變的基礎上,成立集團總院黨委,制定醫療集團總院章程,明確組織框架,完善牽頭醫院和成員單位共同參與、定期協商的議事決策機制,推動各項政策落實落細。
集團總院設立黨委會,設委員5名,成員如下:
書 記:李榮偉
副書記:杭鐵虎、王雪
委 員:張利軍、李建國
職責:主要負責三重一大事項管理,負責統籌集團總院規劃建設、投入保障、人事薪酬、績效考核等重大事項,并賦予集團總院運營管理、人員招聘、職稱評聘、績效分配等自主權。
明確由區人民醫院牽頭,各基層醫療機構為成員單位的集團總院,原有人員編制、人事關系、原資產及債權債務關系維持不變。統一加掛“烏達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分院”牌子。
(三)醫療集團總院管理架構與主要職責
書 記:李榮偉 區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
副書記:杭鐵虎 區人民醫院書記
王 雪 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
院 長:張利軍 區人民醫院院長
副院長:張 彤 (專職)
李 琳 區人民醫院副院長
李建國 區人民醫院副院長
楊俊梅 區人民醫院副院長、區中醫蒙醫院院長、巴音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成 員:馬 潔 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
白 云 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副主任
李 雪 區衛生監督站副站長
孫 彬 烏蘭淖爾鎮衛生院院長
劉春陽 梁家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衛 琴 濱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任麗玲 新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
集團總院下設6個職能部門,即綜合管理辦公室、業務發展中心、公共衛生管理中心、內控考核中心、財務管理中心及綜合保障管理中心,在集團總院的領導下,根據具體職責開展相關工作。
職能職責:
1.綜合管理辦公室
主 任:張 彤
成 員:李芮迪、李偉軍、寶音圖
職 責:在集團總院的領導下,負責辦公室的全面工作,制定集團總院建設方案、各項規章制度。認真貫徹執行上級部門的相關文件、指示、規定。
(1)根據院長指示及集團總院決議,負責組織起草集團總院工作計劃、報告、規劃、制定各種文件及集團總院日常行政事項的通知。
(2)協助院長及集團總院其他成員,了解集團總院各成員單位工作情況、收集反饋信息,為集團總院決策提供建議,及時上傳下達,協調各基層醫療機構之間的聯絡。
(3)組織安排集團總院相關會議,接待上級領導機關來院檢查及其他衛生單位參觀、學習、交流等活動。
(4)負責集團總院運行情況的分析,定期對集團總院內基金使用情況、轄區內病人分布等運行情況進行通報。
(5)定期上報集團總院各項工作情況,積極做好集團總院內部宣傳。
(6)基層醫療機構招聘工作人員需按要求上報計劃,由辦公室負責定期組織招聘,協調人員使用。
(7)負責集團總院各成員單位藥品、耗材、大型設備的招標采購工作,統一進行調配使用。
(8)各基層醫療機構醫療收入統一收至集團總院專用賬戶,執行報賬、審核制度,進行撥付使用。
2.業務發展中心
主 任:李建國
成 員:劉玉琴、楊俊梅、孫彬、劉春陽、衛琴、任麗玲
職 責:具體實施集團總院的醫、護、藥、技等質量管理工作,確保業務工作順利開展。
(1)負責制定業務發展計劃,組織實施,落實督導檢查及總結匯報。
(2)定期召開醫療、護理質量分析例會,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3)負責新技術、新業務準入和管理。
(4)組織并參與重大危急重病人的搶救、疑難、危重、死亡病例討論、院內外會診工作。
(5)負責協調人民醫院醫務人員下沉,對基層醫療機構開展業務指導培訓、對口幫扶工作,不斷提升集團總院成員單位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3.公共衛生管理中心
主 任:張 彤
成 員:馬 潔、白 云、李 雪、馬曉慶
職 責:認真執行公共衛生的各項政策、法律、法規,遵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規范要求,負責集團總院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定期召開公共衛生例會,總結匯報工作進度,安排部署工作任務。
(1)負責制定集團總院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慢病管理、家庭醫生簽約、健康教育等工作的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落實督導檢查。
(2)負責收集、整理各成員單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報表的上報工作,同時將成員單位工作落實情況計入年度考評。
4.內控考核中心
主 任:張利軍
成 員:張 彤、劉玉琴、云麗敏、李偉軍、李芮迪
職 責:組織成員單位開展內部控制調研與風險評估;制定集團總院內部質量控制工作實施方案,組織開展成員單位相關人員內控培訓。
(1)負責對成員單位財務、采購、資產、建設項目、合同、信息系統等管理情況開展內部控制檢查。
(2)完善成本核算控制體系,建立對各成員單位考核機制。
(3)制定醫保資金的管理與使用方案,開展智能審核,規范醫療行為。
(4)開展醫療服務價格的動態監測,制定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方案,監督成員單位嚴格落實醫療服務價格政策。
(5)負責集團總院基本醫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績效考核及匯總工作。
5.財務管理中心
主 任:楊俊梅
成 員:云麗敏、孫彬、劉春陽、衛琴、任麗玲
職 責:財務中心負責資金的管理和合理使用。認真貫徹執行財經政策、法規、制度,嚴格遵守國家財經紀律和集團總院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財務管理的規范性和安全性,確保資金得到合理使用和有效監管。
(1)集團總院開立賬戶,統一負責集團總院內財務預算、核算、審計監督等財務管理,建立健全集團總院資金管理制度??茖W調整財政投入方式,成員單位的各類資金統一納入集團總院賬戶,由集團總院統籌撥付使用。
(2)財務管理中心負責做好財務預決算、成本核算、財務運行分析、內審、監督等工作,加強全面預算管理。根據集團總院發展規劃,編制年度和季度的業務收支預算,按照“無預算不支出”原則,將績效理念方法深度融入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全過程,構建事前、事中、事后績效管理閉環系統,并認真組織實施。
(3)集團總院財務管理中心嚴格監督各成員單位資產的核算、清查、處理等工作,及時掌握資產的增減及使用變化情況,達到資產共享、共用,提高資產使用效率。
(4)組織各成員單位開展內部控制調研與風險評估;加強內控制度及運行機制建設,調整成本支出結構,降低運營成本,組織開展各成員單位相關人員內控培訓。
(5)完善成本核算控制體系,建立對各成員單位考核機制。集團總院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對醫療服務價格進行動態調整,合理提升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逐步提高醫療收入中技術勞務性收入的比重。
(6)集團總院財務管理中心負責各成員單位會計核算資料匯總、整理、歸檔,定期向集團總院管理委員會報送醫療業務數據、財務指標等資料,并匯總對比分析,提交成本費用、經濟運營分析報告,及時向集團總院匯報。
6.綜合保障管理中心
主 任:李 琳
成 員:高志強、郝俊、呂偉東
職 責:為確保藥械供應的及時性和安全性,由綜合保障服務中心牽頭,建立嚴格的藥品和醫療器械采購制度并加強驗收、儲存和使用管理,努力降低藥品、耗材虛高定價。同時,應當與臨床科室保持密切溝通,建立動態靈敏的短缺藥品反應機制,確保臨床用藥及時有效供應。對后勤水、電、暖的維修維保工作逐步實現社會化服務。
(1)負責藥品、器械、醫療設備、衛生耗材、試劑及后勤保障用品的統一采購、醫療設備的調撥等工作,實行統一目錄、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支付、統一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制定需求申請、審批、采購計劃、集中招標采購、集約化配送及管理等配套方案。
(2)負責制定消毒供應、檢驗、體檢、物流、轉護、信息、物資等中心發展計劃,負責總院各業務中心的流程設計、制度建設、信息化支撐、運行保障工作,做好各中心聯合協作工作,為具體醫療業務工作的開展提供服務支持。
(3)負責對各成員單位運行數據進行收集與分析,針對性做好業務流程。
(4)負責收集、整理各成員單位對綜合保障中心服務的意見、建議,建立問題、功能需求臺賬。
(5)定期召開綜合保障中心各功能科室例會,總結匯報工作進度,反饋問題與需求,安排部署工作任務。
(6)定期召開溝通協調會,解決各成員單位協作問題。
(7)完成集團總院交辦的其它工作。
三、組建方式、管理模式及工作實施
(一)總體布局
根據行政區劃,結合醫療資源分布及百姓就醫習慣,轄區組建1個區域緊密型醫療集團,推行區人民醫院和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區域信息協同模式。充分發揮各自專科優勢,形成具有中醫科、慢性病等??铺厣尼t療服務共同體。區人民醫院積極與市級三級公立醫院對接,加強區域醫療集團與市級醫療集團的縱向合作。
(二)組建方式
區人民醫院牽頭,將區域內所有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烏蘭淖爾鎮衛生院、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納入統一管理,巴音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定位打造烏達區中醫蒙醫醫院。
(三)管理模式
1.成立領導小組建立相應機制,制定章程和相關制度,規定各成員單位的責任、權利和義務。集團總院各成員單位在規章制度、技術規范、人員培訓等方面執行統一標準,承擔相應的醫療責任。
2.六統一管理。醫療集團實行人員、財務、藥品、耗材設備、信息一體化和績效考核機制統一集中管理模式,即統一成員單位人員使用管理、統一成員單位績效考核辦法,統一分配醫療收入以及結余的醫保資金、統一大型醫療器械及藥品采購、統籌資產管理。財務管理探索建立基層醫療機構統一核算賬戶,基層醫療機構實行報賬制(基本公共衛生專項資金除外)。
3.醫療集團統籌人員調配、實行區鎮(社區)醫護人員定期輪崗,基層醫療機構負責人可公開系統內招聘或由區人民醫院提名,經集團總院考核后任免,并按程序報備。
(四)工作實施
1.醫療集團內落實醫療機構分工協作機制,區衛生健康委員會行政部門履行監管職責,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為醫療集團提供各種政策支持。區人民醫院負責集團日常事務管理運行,承擔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療工作,慢性病診斷和治療方案,承擔對成員單位(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管理指導、技術幫扶、質量控制、人員培訓等,負責醫療集團內基層醫療機構疑難危重疾病患者的會診、上轉、接收工作,完成區衛生健康委員會行政部門下達的其他工作。
各成員單位負責開展常見病、多發病等常規診療技術和康復、護理等醫療服務,負責區人民醫院的穩定期和康復期患者的下轉接收工作,負責轄區內高血壓、糖尿病等特殊病門診的日常防治和管理,指派專人負責收集信息,做好上下級單位之間信息互通工作,完成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及牽頭醫院下達的其他工作。由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牽頭,區人民醫院、集團總院和各專業機構配合完成對醫療集團內各成員單位醫療任務目標和公衛業務考核。
2.有序實施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機制,在醫療集團內推行雙向轉診、急慢分治。由集團總院組織負責相關工作人員培訓,熟悉雙向轉診制度及服務流程,明確雙方責任和義務。依托區人民醫院實行大型設備統一管理,為醫療集團內各醫療機構提供一體化服務。在統一質控標準、確保醫療安全前提下,推進集團總院內檢驗檢查結果互認,減少重復檢驗檢查。
3.全面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區人民醫院建立本院家庭醫生團隊與基層醫療機構家庭醫生開展組團簽約,以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冠心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為重點,共同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分為免費的基本服務包和付費的個性化服務包。簽約費用由醫改基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和簽約居民個人三方按照1:1:1的方式共同承擔。建立家庭醫生考核機制,將簽約服務人群數量、住院率等指標納入考核體系,并與家庭醫生報酬掛鉤。將所有建檔立卡貧困人群納入簽約服務范圍。
4.規范醫療服務行為。由區人民醫院專科醫師指導鄉鎮衛生院和社區醫療機構醫務人員規范管理慢性病患者,幫助調整診療方案,用藥指導、坐診帶教與培訓等,深入開展健康教育講堂,推廣使用標準處方,建立醫療質量監控指標體系,提升基礎醫療質量。
5.推廣中醫藥管理。一是充分發揮中醫藥簡便、有效、價廉的優勢為群眾提供健康服務,要求區人民醫院中醫科醫師下沉到鄉鎮衛生院和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大力開展鄉鎮衛生院和社區醫療機構中醫科建設,推廣中醫適宜技術和非藥物療法。二是充分利用現有設備開展中醫康復醫療、健康養老、養生治未病、婦幼保健、慢病康復等中醫藥健康服務,開展慢性病中醫藥健康管理。
6.做實管理醫院精準幫扶。區人民醫院可將部分科主任和技術骨干派到基層醫療機構因地制宜指導開展醫療工作,組成技術團隊與基層醫療機構開設聯合病房、共建特色???,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和下沉?;鶎俞t療機構設專家工作室,由醫院下派專家坐診,按照出診工作量分配予相應績效。同時,將就診量的增長情況、??平ㄔO等級評審作為考核指標。
7.慢病分類診療管理。以各基層醫療機構慢性病門診報銷定點審批通過為推手,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抓手,對轄區慢病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治療方案等進行詳細記錄,建立慢性管理檔案,并定期進行隨訪和評估,按病種及管理等級進行強化管理,當基層醫療機構無法處理患者疾病時,及時將患者轉診到上級醫院,待病情穩定后轉回基層醫療機構進行后續治療和康復,為轄區居民提供安全、有效、連續、便捷、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健康綜合服務,逐步實現分級診療就醫秩序。
8.進一步更新心電信息系統。為實現信息化互聯互通,在現有基本條件下,及時更新社區心電圖機,將社區中心的心電圖接入區人民醫院5G網絡,初步實現心電圖的診斷互通,達到社區中心就診,人民醫院出診斷報告,反饋結果統一,便捷治療。
9.暢通藥械管理使用機制。加強對醫療集團內各基層醫療機構用藥指導,統一用藥范圍,開展藥品、醫用耗材帶量采購、集中配送。由區人民醫院統一申報、統一采購,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使用統一藥品目錄,減低藥品、醫用耗材價格。優先配備使用國家基本藥物、低價藥和醫保目錄藥品,確保下轉病人疾病診治連續性用藥需求。可根據雙向轉診患者就醫需求,通過延伸處方、集中配送等形式加強用藥銜接,方便患者就近就醫取藥。
四、實施步驟
(一)準備階段(2024年5月)
成立烏達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總院,制定詳細的集團總院章程,建立內部管理架構,明確內部議事決策機制和管理規章制度,重點明確細化集團總院內部功能定位、議事規則和責、權、利,建立資源下沉、利益分配和雙向轉診工作機制。
(二)機制建立階段(2024年6月)
召開集團總院黨委會議,審議并通過集團總院章程和各項規章制度,為后期工作開展提供保障。
(三)試運行階段(2024年7月—12月)
集團總院按照章程要求開展工作。區域內所有基層醫療機構全部參與醫療集團建設,通過以上運行管理模式形成初具規模、行之有效的區域醫療集團的運營機制,達到上下轉診有序、居民就醫信任的新就醫格局。鼓勵民辦醫療機構加入區域醫療集團建設。全面開展醫療集團建設實施工作,根據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工作機制,完善制度建設。
(四)持續改進階段
隨著醫療集團的不斷發展和外部環境的變化,集團總院需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優化工作流程和決策機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決策質量。形成以醫保支付方式為紐帶、以城鄉一體化為核心的三級聯動區域醫療服務體系,基層醫療機構的診療水平、運行效率進一步提升,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提供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職責
集團總院辦公室負責集團總院建設工作的規劃、協調和監督等工作。為更好地落實醫療集團建設的相關管理工作,將由集團總院管理辦公室具體負責相應保障工作,協調人員派駐,了解基層需求,提供物資調配,完善信息化建設,強化工作聯系,保障醫療集團的正常運轉。
(二)監管機制與考核管理
集團總院辦公室進行監督與考核,制定考核標準,定期或不定期采取走訪、抽查、滿意度調查等形式,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核,及時了解“三通”工作開展情況,對各機構的工作推進、服務能力、運行情況、公益性落實等方面進行考核評價,對工作突出的單位進行獎勵,考核結果與下一階段的協作方式與幫扶內容掛鉤,并將考核結果上報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納入年度績效考核。
(三)積極宣傳推廣,擴大知曉范圍
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組織開展對醫療集團試點工作目的意義和政策措施的宣傳工作,充分調動廣大醫務人員參與試點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努力贏得廣大居民和社會各界對醫療集團工作的理解與支持。
附件:關于成立烏達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管理委員會的通知
附件
關于成立烏達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
管理委員會的通知
為順利推進我區醫療事業高質量發展,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滿足群眾就醫需求,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經區政府研究決定成立烏達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集團管理委員會),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機構
主 任:劉 勐 區政府副區長
副主任:李榮偉 區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
成員單位: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區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民政局、衛生健康委員會、審計局、市場監督管理局、醫療保障局、工信和科技局、總工會主要負責人。
集團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區衛生健康委員會,由李榮偉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王雪同志為辦公室副主任。
二、工作職責
1.統一行使政府辦醫和監管職能,研究制定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發展戰略,加強運營過程的監管,研究解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和運營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為實現目標提供保障。
2.研究制定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發展規劃、相關政策、措施,制定財政投入扶持政策、大型基礎建設項目實施及大型醫療設備購置等重大事項。
3.每年聽取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健康總院關于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年度運行報告,對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績效考核情況作出評價,并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整改建議。
三、議事制度
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管理委員會討論決定的重大決策,必須以基礎性、戰略性研究或發展規劃為依據,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總院報告年度工作計劃執行情況,適時作出通報。全體成員會議原則上每半年召開一次,由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負責召集。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管理委員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召開全體成員會議、主任辦公會議。
今后,除區政府領導外,其他人員若有變動,由管理委員會自行調整,區政府辦公室不再另行發文。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政務微信
移動門戶
頂部